大赛介绍
一、 大赛背景:
为落实国家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指导方针,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文化建设和实践创新能力,展示高校数字艺术学科建设的新经验、新成果,促进专业内涵建设,表彰勇于创新的学校教师及学生,更好地促进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科研水平,鼓励师生积极参赛,加强学生团队意识建设,推动校企合作的纵深发展。在成功举办首届大赛的基础上,特举办第二届"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"。
二、 组织机构:
主办单位: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
特别支持单位: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
协办单位:全国信息化工程师认证办公室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办公室、中国职教学会数码艺术研究会、联合国训练研究所-上海亚太地区经济和信息化人才培训中心、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、全球创业周中国站组委会、上海多媒体行业协会多媒体终端专业委员会、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
承办单位:NACG数字艺术人才培养工程办公室、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
支持企业: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、环球数码、完美时空、巨人网络、上海久点触控......
联合承办单位:各省市分赛区高校
战略合作媒体:新浪
微博战略合作:新浪微博
云战略合作:新浪
三、 大赛宗旨:
弘扬民族文化、促进专业内涵建设、提升专业教学水平、提高学习积极性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、推进高质量就业;搭建校企产学研合作平台。
四、 大赛组委会:
主任: 王希征(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任)
副主任:李宁(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教育培训处处长)
姜鸣(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)
朱毓平(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副厂长)
秘书长:郭清胜(NACG数字艺术人才培养工程办公室主任)
张苏中(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数码学院院长)
五、 参赛对象:
1、国内本科、专院的教师及在读学生。
2、以院校作为参赛个体,由学校统一组织报名,不接受个人参赛。
六、 参赛报名:
参赛院系可在大赛官网在线报名,同时需要提交正式盖章的报名表邮寄至组委会。
七、 参赛作品的基本要求:
1、参赛学校预选作品后,统一推荐给组委会。组委会不接受个人报名、不接受跨学校跨单位组队参赛。
2、参赛作品一律由参赛校专人负责在线提交,见提交细则。
3、动画设计、微电影及影视广告三类作品,每副作品限三名创作人员(含三名),其他类别每幅作品限二名创作人员(含二名),指导教师限二名。
4、除微课程作品外,每幅参赛作品收取¥50元评审费,参赛学校至少推荐30幅参赛作品,不设上限。评审费用原则由院系承担,评审费不退还。
5、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微课大赛,微课大赛作品免收评审。原则上提交30幅学生参赛作品的学校,可以提交5幅免费微课作品。每增加10幅参赛学生作品,可以增加2幅免费微课作品。
6、本大赛不接受任何系列作品。
7、每件作品需填写一份电子报名表,并在大赛官网提交,提交的作品编码必须与报名表上的编码一致,编码规则见附件。
8、作品提交截止之后,不得进行作者及指导老师姓名的修改。
八、 大赛内容
A.学生参赛作品类别如下:
1. 平面设计类:
主题要求:以节能环保和公益类活动宣传广告创意设计为主;
内容要求:健康向上,遵守《广告法》和国家有关法律、行政法规的规定,符合民族文化传统、公共道德价值、行业规范等要求;
形式要求:自拟广告语,以原创性为主要标准,创意特色鲜明,制作精良;
规格要求:A4幅面、300dpi、JPG、RGB\CMYK。
2. 数字绘画类:
主题要求:自选主题创作作品;
内容要求:健康向上、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法律、行政法规的规定、符合民族文化传统、公共道德价值、行业规范等要求;
形式要求:原创设计、风格鲜明、构图完整、技法精湛、造型严谨而生动;
规格要求:A4幅面、300dpi、JPG、RGB\CMYK。
3. 网页设计类:
主题要求:自选符合主题要求的风格进行设计。
内容要求:健康正面、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法律、行政法规的规定、符合民族文化传统、公共道德价值。
形式要求:图文编排合理、页面美观有个性、多页链接、所有页面都必须与主题相关、网页中不含任何恶意代码,所有网页中的超链接也不能链接到除参赛文件以外的网页。
规格要求:作品应包含全部文件数据,网页效果打印拼图,同时需提供1套可供平面印刷的电子文件,格式为JPG,效果图截图并进行排版,A4幅面,不低于300dpi分辨率,RGB\CMYK。
4. 动画设计类:
主题要求:自选题材原创FLASH/3D动画作品;
内容要求:内容健康、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。
形式要求:创意特色鲜明、动画形象生动有趣、动画动作设计流畅自然、故事完整、动画片长度在5分钟以内;
规格要求:标清和高清不限、mp4格式、同时提供1套可供平面印刷的截图排版电子文件、格式为JPG、视频截图并进行排版、A4幅面、不低于300dpi分辨率,RGB\CMYK。
5. 微电影类:
主题要求:以自选题材为主,特别倡导社会热点题材;
内容要求:内容健康、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;
形式要求:创意特色鲜明、镜头语言运用合理、故事结构完整、艺术风格显著、片长10分钟以内、mp4或者mov格式,同时提供1套可供平面印刷的截图排版电子文件、格式为JPG、排版合成画面A4大小、不低于300dpi分辨率、RGB\CMYK。
6. 影视广告类:
主题要求:自选题材为主,鼓励公益性选题;
内容要求:健康向上,遵守《广告法》和国家有关法律、行政法规的规定,符合民族文化传统、公共道德价值、行业规范等要求;
形式要求:原创影视广告作品、立意构思巧妙、视觉冲击力强、制作精良、印象性高、影片长15—60秒;
规格要求:mp4、mov格式、提供可供平面印刷的电子文件、格式为JPG、视频截图并进行排版、A4幅面、不低于300dpi分辨率、RGB\CMYK。
7. 广告摄影类:
九、大赛赛制
1、 大赛时间:
2013年10月18日启动
2013-10-18至2014-03-31: 参赛学校作品征集&初选
2013-04-01至2014-04-30 :参赛学校在线提交作品
2014-05-01至2014-05-31 :作品评选,包括网络海选、评审专家在线评
2014-6月初: 官网公布获奖名单
2014-06-15: 邮寄获奖通知及颁奖典礼邀请函
2014年暑期(暂定7月): 颁奖活动及典礼(CG教学发展论坛、坛、获奖团队教学展示、获奖作品展、颁奖典礼等)
2、 奖项设置:
院校类:"优秀组织奖"
组别:教师组、学生组、微课程组分别评选
奖项等级:设特等奖、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四级等级奖及优秀奖
网络人气奖:分设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
指导教师奖:根据指导学生作品的获奖等级而定
3、 作品提交:
1、参赛学校预选作品后,统一推荐给组委会。组委会不接受个人报名、不接受跨学校跨单位组队参赛。
2、参赛作品一律由参赛校专人负责在线提交,见提交细则。
3、动画设计、微电影及影视广告三类作品,每副作品限三名创作人员(含三名),其他类别每幅作品限二名创作人员(含二名),指导教师均限一名。
4、除微课程作品外,每幅参赛作品收取¥50元评审费,参赛学校至少推荐30幅参赛作品,不设上限。评审费用原则由院系承担,评审费不退还。
5、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微课大赛,微课大赛作品免收评审。原则上提交30幅学生参赛作品的学校,可以提交5幅免费微课作品。每增加10幅参赛学生作品,可以增加2幅免费微课作品。
6、本大赛不接受任何系列作品。
7、每件作品需填写一份电子报名表,并在大赛官网提交,提交的作品编码必须与报名表上的编码一致,编码规则见附件。
8、作品提交截止之后,不得进行作者及指导老师姓名的修改。
十、作品编码
本次比赛预计征集作品较多,为保证参赛作品的有序、高效,组委会将为每个参赛学校设置一个唯一的ID号,所有参赛学校在对作品进行编码时,做到每个参赛作品编码的唯一性,方便作品分检。由"ID""类别""组别""编号"。
教师类作品编码:"学校ID"-"T"-"作品编号"。
学生类作品编码:"类别"-"学校ID"-"S"-"作品编号",详见以下说明。
参赛单位唯一识别代码。为一个罗马数字+四位阿拉伯数字组成,Ⅱ代表学校。学校报名参赛后,组委会分配ID号给参赛学校。学校不得自行编排,以免重复。参加过第一届大赛的学校,可以沿用老的ID编号。
类别:为一个大写英文字母。A:平面设计;B:数字绘画;C:网页设计;D:动画设计;E:微电影;F:影视广告;G:广告摄影;H:久点触控产品设计;I:建筑&室内设计;J:景观设计;K:微课程大赛
组别:"教师组"以T表示、学生组S表示。
学校推荐作品的优先顺序,依次从001开始。例如 如:参赛校的ID为Ⅱ0002,推荐60幅平面设计类学生参赛作品,分别以“A-Ⅱ0002-S-001”至“A-Ⅱ0002-S-060”命名;同时推荐30幅动画设计类学生参赛作品,分别以“D-Ⅱ0002-S-001”至“D-Ⅱ0002-S-030”命名,以此类推。
如:学校的ID为Ⅱ0026,推荐5幅教师作品,分别以“Ⅱ0026-T-001”至“Ⅱ0026-T-005”命名,不用加类别。
十一、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
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组委会
地址:上海市闸北区彭江路602号德必创意产业园区E-132
电话:021-51097968; 400 606 7968
QQ群:112156259 ; 微信平台:NACG-NCDA
滨州学院参赛时间安排:
2014-03-01至2014-04-13: 按照大赛要求指导参赛学生作品
2014-03-30至2014-03-31: 指导老师汇总填写预报名表,美术实训中心统计汇总
2014-04-12至2014-04-13: 指导老师汇总学生作品电子版,统一报美术实训中心
2014-04-13至2014-04-15:学生作品系内评选
2014-04-15至2014-04-25:作品确定编码、在线提交
附件:第二届全国数字艺术大赛预报名表
第二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预报名表.xls